柴油机厂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改变分析

崔伟, 刘培良, 马俊芳

崔伟, 刘培良, 马俊芳. 柴油机厂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改变分析[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0, 27(5): 274-275.
引用本文: 崔伟, 刘培良, 马俊芳. 柴油机厂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改变分析[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0, 27(5): 274-275.
CUI Wei , LIU Pei-liang , MA Jun-fang . Analysis of Abnormal ECG in the Workers Exposed to Noise in a Diesel Engine Factor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2010, 27(5): 274-275.
Citation: CUI Wei , LIU Pei-liang , MA Jun-fang . Analysis of Abnormal ECG in the Workers Exposed to Noise in a Diesel Engine Factor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2010, 27(5): 274-275.

柴油机厂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改变分析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崔伟(1973-),男,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

Analysis of Abnormal ECG in the Workers Exposed to Noise in a Diesel Engine Factory

  • 摘要:
    [目的] 探讨柴油机厂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改变。

    [方法] 采用现场环境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的方法,对柴油机厂从事噪声作业工人332人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并与293名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接触组工人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ST-T改变及分支传导阻滞。接触组工人各工龄段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在初期最明显,不随工龄的增长而增加。

    [结论] 噪声作业对柴油机厂工人心血管系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bnormalities in ECG of the workers exposed to noise in a diesel engine factory.

    [Methods] The environment noise levels in different work places were detected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336 noise-exposed workers were performed in a Diesel engine factory. Their ECG abnormalities were also analyzed. Another 293 non noise-exposed workers in the same factory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abnormal rate of ECG in the expos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ECG abnormalities are mainly manifested as sinus bradycardia, sinus arrhythmia, ST-T abnormality and fascicular block. The abnormal rates of ECG in the exposed group in every work-ag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bnormal rate of ECG was most obvious in the initial period, and not increased when work-age increased.

    [Conclusion] The exposure of noise might have certain impact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

     

  • 《“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1]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增龄伴随的认知问题日益突出,失能老年人数量将持续增加。痴呆症是世界范围内65岁以上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2],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尚无有效治疗措施,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不同于痴呆症的不可逆状态,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指主观和客观证据表明认知能力较以前的功能水平有所下降,是健康认知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临床前过渡阶段,是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认定可以干预和延缓痴呆进展的窗口期[3],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筛查MCI人群,针对MCI人群开展一系列干预措施,对预防减少认知障碍发生至关重要。虽然目前国内其他省市以及上海市部分区县有关MCI的研究较多,但上海市松江区MCI相关研究较少,尚未开展大规模的筛查研究。为了解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人MCI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适于社区开展的大规模MCI筛查的方式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8—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松江区1800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MCI筛查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为推动松江区老年人认知障碍早期筛查和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 n={{\mu }_{\alpha \times pq}^{2}}/{{d}^{2}} $(α=0.05,d=0.1p),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MCI患病率为20%[4]和失访率为10%计算,得出所需最小样本量为1800例。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经济水平、地理位置、人口特征及参与意愿,在松江区15个街镇中抽取6个街镇(岳阳街道、永丰街道、新桥镇、佘山镇、新浜镇、泖港镇)作为研究项目点,每个街镇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居委参与调查,村/居委会中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皆可参与调查,每个村/居委会完成300份有效问卷即可结束调查。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年龄为60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当地居住≥6个月);排除标准:存在视听障碍、语言障碍、精神障碍等影响项目调查开展的患者。所有调查对象在调查开始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IRB#2019-04-0741)。

    2022年8—10月,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各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委会、老年活动室、村卫生室等地点使用纸质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状况与健康行为调查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IADL)量表》《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s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量表》。调查员在调查过程中根据问卷内容询问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自评自报填写问卷。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85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0份,有效问卷率97.3%。IADL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50,Kaiser-Meyer-Olkin(KMO)值为0.917,Bartlett检验结果P<0.05;PHQ-9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15,KMO值为0.873,Bartlett检验结果P<0.05;MMSE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13,KMO值为0.931,Bartlett检验结果P<0.05。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在0.8以上说明量表的可靠性非常好,KMO值在0.8以上说明量表的效度非常好。以上结果说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较高。

    该量表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状况、居住方式等基本信息。其中,身高、体重以自报调查日前2周内平均数值为准;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18.5 kg·m−2为低体重,18.5 kg·m−2≤BMI<24.0 kg·m−2为正常体重,24.0 kg·m−2≤BMI<28.0 kg·m−2为超重,BMI≥28.0 kg·m−2为肥胖[5];婚姻状况中不在婚包含未婚、离异及丧偶;居住方式包含独居、与伴侣同住、与子女或其他家人同住、住在老年公寓或养老院。

    该量表包含自评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史、认知障碍家族史、吸烟、饮酒、饮茶、身体活动、社会活动参与等项目。其中,自评健康状况分为优、良两类;各项慢性病患病史及认知障碍家族史以自我报告既往诊断为准;累计吸烟量<100支为不吸烟,累计吸烟量≥100支但在调查日前30 d内未吸过烟为既往吸烟,累计吸烟量≥100支且在调查日前30 d内吸过烟为吸烟[6];从不饮酒的为不饮酒,否则为饮酒;从不饮茶的为不饮茶,否则为饮茶;每周≥3次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且每次活动时长≥30 min为身体活动活跃,否则为不活跃[6];过去1年内至少参加3次及以上社会活动为参加社会活动,否则为不参加社会活动。

    该量表包括8项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每项均作4级评分:“0”完全没有问题,“1”有些困难,“2”需要帮助,“3”根本不行。单项以“2”或“3”作为该项受损。IADL有≥1项受损即定义为IADL受损[7]

    采用PHQ-9对被试者过去2周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包括9个条目,总分0~27分,根据总分划分为5个等级,0~4分为无抑郁症状,5~9分为轻度抑郁症状,10~14分为中度抑郁症状,15~19分为中重度抑郁症状,20~27分为重度抑郁症状[8]

    该量表由30项组成,每项回答正确计1分,回答错误或不知道计0分,最高30分。主要包括:时间和空间定向力(10分)、记忆力(3分)、注意力和计算力(5分)、回忆能力(3分)、语言能力和结构能力(9分)。根据受教育程度及MMSE得分初步划分认知障碍程度,其中文盲组≤19分、小学组≤22分、中学及以上组≤26分认为可能患有MCI[9]

    为保证调查质量,调查过程中各个环节均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案。调查开始前统一对调查员进行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开展调查;调查过程中设有质控组进行现场督导质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调查员修正;调查结束录入数据库后,进行统一质控,发现问题后通过电话联系被调查者进行信息核实。

    采用EpiData 3.0软件双录入数据,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率或构成比表示。研究对象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不同健康状况及行为的MCI患病率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CI患病的影响因素。以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800位调查对象中,女性(55.7%)略多于男性,平均年龄(70.8±5.6)岁,60~6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47.7%),体重以正常体重(46.6%)和超重(39.5%)为主,文化程度以小学(40.8%)为主,90.9%的老年人为在婚状态,月收入集中在2000~5000元(86.4%),居住方式以与家人同住(94.2%)为主。

    共筛查出MCI老年人209人,健康老年人1591人,MCI患病率为11.6%。其中,男性和女性MCI患病率分别为10.3%和1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岁及以上老年人MCI患病率高于60~69岁和70~79岁老年人,正常体重老年人的MCI患病率低于非正常体重老年人,文化程度为小学的老年人MCI患病率低于文盲和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不在婚老年人MCI患病率高于在婚老年人,月收入低(<2000元)的老年人MCI患病率高于月收入高的老年人,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居老年人和与家人同住的老年人MCI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  1  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人MCI患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n=1800)
    Table  1.  MCI prevalence by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lderly i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n=1800)
    社会人口
    学特征
    分组例数构成比/%MCI人数MCI
    患病率/%
    χ2P
    性别 797 44.3 82 10.3 2.438 0.118
    1003 55.7 127 12.7
    年龄/岁 60~69 858 47.7 94 11.0 11.563 0.003
    70~79 806 44.8 87 10.8
    ≥80 136 7.5 28 20.6
    BMI 低体重 47 2.6 12 25.5 10.191 0.017
    正常体重 839 46.6 88 10.5
    超重 711 39.5 83 11.7
    肥胖 203 11.3 26 12.8
    文化程度 文盲 486 27.0 68 14.0 32.137 0.001
    小学 734 40.8 48 6.5
    中学及以上 580 32.2 93 16.0
    婚姻状况 在婚 1637 90.9 178 10.9 9.582 0.002
    不在婚 163 9.1 31 19.0
    月收入/元 <2000 107 6.0 28 26.2 23.700 0.001
    2000~5000 1556 86.4 168 10.8
    >5000 137 7.6 13 9.5
    居住方式* 独居 104 5.8 17 16.3 2.411 0.120
    与家人同住 1696 94.2 192 11.3
    合计 1800 100.0 209 11.6
    [注]*据调查结果,住在公寓或养老院的调查对象数量较少,选择“与伴侣同住”的调查对象很多同时选择“与子女或其他家人同住”,为分析需要,将“住在公寓或养老院”与“独居”归纳合并为“独居”,“与伴侣同住”和“与子女或其他家人同住”归纳合并为“与家人同住”。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调查人群中,有65.3%的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为优,74.1%的老年人至少患一种慢性病,2.4%的老年人自报有认知障碍家族史,20.7%的老人过去或现在吸烟,21.2%的老年人饮酒,40.2%的老年人饮茶,43.6%的老年人身体活动活跃,32.8%的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10.2%的老年人有IADL受损,4.9%的老年人有抑郁症状。

    身体活动活跃的老年人其MCI患病率低于身体活动不活跃者,参加社会活动的老年人MCI患病率低于不参加社会活动者,IADL受损老年人其MCI患病率高于IADL未受损者,有抑郁症状老年人MCI患病率高于未有抑郁症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健康状况、是否患慢性病、是否有认知障碍家族史、吸烟、饮酒、饮茶因素分组下MCI患病率差异无统计性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人MCI患病的健康状况及行为(n=1800)
    Table  2.  MCI prevalence by health condition and lifestyle in the elderly i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n=1800)
    健康状况及行为分组例数构成比/%MCI人数MCI患病率/%χ2P
    健康状况 1176 65.3 129 11.0 1.361 0.243
    624 34.7 80 12.8
    是否患慢性病 1334 74.1 152 11.4 0.236 0.627
    466 25.9 57 12.2
    认知障碍家族史 44 2.4 6 13.6 0.180 0.671
    1756 97.6 203 11.6
    吸烟 从不吸 1427 79.3 170 11.9 0.675 0.714
    过去吸 53 2.9 5 9.4
    现在吸 320 17.8 34 10.6
    饮酒 381 21.2 38 10.0 1.262 0.261
    1419 78.8 171 12.1
    饮茶 724 40.2 85 11.7 0.020 0.888
    1076 59.8 124 11.5
    身体活动 活跃 785 43.6 60 7.6 21.355 0.001
    不活跃 1015 56.4 149 14.7
    社会活动 不参加 1209 67.2 162 13.4 11.475 0.001
    参加 591 32.8 47 8.0
    IADL受损 184 10.2 57 31.0 74.905 0.001
    1616 89.8 152 9.4
    抑郁 88 4.9 26 29.5 28.997 0.001
    1712 95.1 183 10.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以是否患MCI作为应变量,将社会人口学信息、健康状况及行为生活方式作为自变量一同纳入模型进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向后∶似然比自变量筛选方法,进入模型的界值标准选择0.05,剔除界值标准选择0.1,分析结果显示:身体活动活跃降低MCI患病风险(P<0.05),文化程度低、不参与社会活动、IADL受损、抑郁提升MCI患病风险(P<0.05)。见表3

    表  3  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人MCI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Table  3.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CI in the elderly i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变量bSEWald χ2POR95%CI
    下限上限
    文化程度(对照:中学及以上)
     文盲 0.593 0.193 9.410 0.002 1.810 1.239 2.644
     小学 1.239 0.198 39.129 0.001 3.454 2.342 5.092
    社会活动(对照:参与)
     不参与 0.665 0.182 13.302 0.001 1.945 1.360 2.781
    身体活动(对照:不活跃)
     活跃 −0.588 0.169 12.053 0.001 0.556 0.399 0.774
    IADL受损(对照:否)
     是 1.155 0.202 32.796 0.001 3.173 2.137 4.712
    抑郁(对照:否)
     是 0.671 0.288 5.424 0.020 1.957 1.112 3.443
    常数 −0.987 0.852 1.341 0.247 0.37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目前国内外用于认知障碍早期筛查的工具主要为MMSE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量表》,虽然相较于MoCA量表,MMSE量表在MCI筛查时敏感性较低,且更容易出现天花板效应,但因为MMSE量表题目内容设置较为简单易懂、对评估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和配合度要求较低、耗时较短、对评估环境要求不甚严格、识别MCI影响因素时与MoCA量表有较高的一致性等因素[910],使之更适用于在社区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群大规模开展MCI筛查。

    本研究采用MMSE量表开展MCI筛查评估,MCI患病率为11.6%,略低于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MCI患病水平(15.5%)[11]和上海市虹口区、黄浦区MCI患病率(分别为12.1%和14.4%)[1213],患病率差异可能与各研究所使用的MCI评定标准、调查对象、调查区域等不同有关。按照2022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14],2022年末松江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为21.75万人计算,松江区MCI患者约25230人。虽然20%~30%的MCI患者在后续随访中可能恢复正常,但MCI患者每年进展为痴呆的速度为5%~10%,远高于普通人群每年1%~2%的发病率[1516]。因此,对MCI群体实施干预,对降低我区老年人痴呆发生率意义重大。

    本研究发现文化程度低、身体活动不活跃、不参与社会活动、IADL受损、抑郁可能为MCI发生的危险因素,此与《老年人认知障碍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2)》[17]及国内相关研究[1820]结果相一致,提示后续在辖区开展MCI干预时,应侧重于以下几点:①引导老年人加强体育锻炼,每周开展三次及以上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且每次活动时长在30 min以上,活动形式可依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来选择,广场舞、太极拳、走路等都是不错的选择;②鼓励老年人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如街道、社区居委会、退休团体等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积极参加老年社团、老年大学,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人老心不老;③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与干预工作;④关注低文化程度老人和失能老人,开设认知障碍干预课程活动时,考虑老年人的理解接受程度,或上门为失能老人开展相关认知训练干预。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本研究资料为通过横断面调查获得,对结果的解释存在局限性,尚不能得出MCI患病与各影响因素间直接的因果关系,有待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②MCI的筛查中,仅采用MMSE量表筛查评分初步判定,评估标准较为单一,真实MCI患病情况有可能被低估,未来研究可考虑使用更加完善的诊断标准进行MCI诊断;③在样本量的选取上,仅选取了松江区6个街镇6个村/居委会的1800位老年人,可能不能很好地代表整个松江区的情况,未来仍需要更大样本的筛查;④在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时,未涵盖所有影响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如睡眠状况、药物史等未开展调查,后续调查研究中将进一步补充改善。

    综上,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人MCI患病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程度、身体活动、社会活动参与、IADL、抑郁可能是老年人MCI 患病的影响因素。建议对老年人开展认知障碍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应鼓励老年人加强运动锻炼,增加社会活动参与;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与干预工作;开展MCI社区干预活动时,关注低文化程度和失能老人等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

    (志谢:感谢各项目点社区对此项筛查工作的大力支持)

  • 期刊类型引用(3)

    1. 胡晨璐,许浪,李弈晴,黄招兰,张秋茹. 体智锻炼在全麻史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关联中的作用.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5(01): 107-115 . 百度学术
    2. 林永盛,汪贞,陈思怡. 上饶市老年人群发生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中国民康医学. 2024(21): 5-7+11 . 百度学术
    3. 钟毅,周源峰,陈敏妍,沈纪川. 广东省广州市社区≥65岁老年人身体–脑力双重锻炼与轻度认知障碍患病关联性研究. 疾病监测. 2024(11): 1495-150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61
  • HTML全文浏览量:  4
  • PDF下载量:  338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9-02-19
  • 刊出日期:  2017-06-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