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hrynA. Bailey, AllanH. Smith, ErikJ. Tokar, JosephH. Graziano, Kyoung-WoongKim, PanidaNavasumrit, MathurosRuchirawat, ApinyaThiantanawat, WilliamA. Suk, RebeccaC. Fry. 潜隐性疾病风险与生命早期砷暴露的关联机制:当前的研究趋势与科学缺口[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6, 33(4): 414-419.
引用本文: KathrynA. Bailey, AllanH. Smith, ErikJ. Tokar, JosephH. Graziano, Kyoung-WoongKim, PanidaNavasumrit, MathurosRuchirawat, ApinyaThiantanawat, WilliamA. Suk, RebeccaC. Fry. 潜隐性疾病风险与生命早期砷暴露的关联机制:当前的研究趋势与科学缺口[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6, 33(4): 414-419.

潜隐性疾病风险与生命早期砷暴露的关联机制:当前的研究趋势与科学缺口

  • 摘要: 背景 全球约有数百万人的饮用水中无机砷水平对人体有害,尤其是农村地区和发展中国家。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的无机砷暴露与多种不良健康效应相关,包括成年时期出现的不良健康效应。探索生命早期的无机砷暴露与后期潜隐性疾病(尤其是癌症)之间的分子作用机制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目标 本研究汇总了现有研究发现的生命早期无机砷暴露与成年期癌症风险增加背后的分子机制。

    讨论 表观遗传重编码影响了基因表达功能改变、肿瘤干细胞形成和免疫调控是生命早期无机砷暴露引起潜在致癌效应的可能机制。

    结论 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了生命早期的无机砷暴露与之后癌症的形成有关。未来的研究应通过动物实验验证致病机制的假说,同时进行人群研究将生命早期的无机砷暴露、分子改变和潜在的疾病结局整合起来。

     

/

返回文章
返回